当前位置:首页 > 其他类型 > 爱妃来救驾

章节目录 第100章 各怀鬼胎

    br>

    “挟天子以令诸侯?哈哈哈……”吴子光蓦然间大笑,“箫郡王倒是很会给本将军扣帽子嘛。”

    “难道大将军心里并不是这么想的吗?”箫明宇冷笑。

    “当然不是!”大将军神色突然变得冷酷起来,“当今圣上,虽说星运不济,然而却绝对还没有沦落到陨灭之时,所以就算是箫郡王此番出手了,只怕你以后所受到的打击将会更加深沉彻底。倒不如这一次就先顺其自然,等到来日里,再按照我等之前制好的原计划行事,或许事情还能够找到新的转机。”

    箫明宇闻言突然冷笑,“本郡王本以为大将军行事向来雷厉风行,却不想原来你这人,简直就是愚不可及!还要等待时机,按原计划行事?难道大将军就没有想过,这一次就是百年难遇的一次机会吗?”

    大将军坚定地冲他摇摇头,“此翻时机尚未成熟,所以,本将军是绝对不会眼看着皇上发生一点意外的。”

    箫明宇霍然起身,“既然如此,大将军便好自为知罢!”

    吴子光见此,也跟着站了起来,“说什么本将军好自为知,本将军看,还是箫郡王要好自为知的好。本将军还是那一句话,这个时候你最好不要对皇上有什么念头,否则的话,就休怪本将军会不念同僚之情义。”

    “哼!”箫明宇没有想到吴子光竟然是如此难缠的一个人,怪不得来之前父亲大人一再阻拦他,说他不可能会说通吴子光呢。如此一看,此人果然不是一般的顽固。

    “本郡今日前来,也不过是想要向大将军提个醒儿罢了,既然大将军你对这件事情没有丝毫兴趣的话,那这些话就全当本郡不曾说过就是了。”事到如今,箫明宇倒也不必真和他撕破了脸皮,不如打个哈哈就此别过就是。

    箫明宇倒底打的什么算盘,吴大将军又怎么会看不出来,不过这个时候他也不想和箫明宇纠缠过多,既然他已经站了起来,大将军便唯有笑着送客就是了。

    “本将军多谢箫郡王的提醒,箫郡王好走,管家送客!”站起身来,大将军冲着箫明宇做出一个请的手势。

    管家看了,连忙上前冲箫明宇弯腰道:“箫郡王请吧,属下送您出去。”

    箫明宇暗自摇头,老匹夫,总有一天,本郡王一定要让你在我的面前弯腰低头,到了那个时候,本郡王看你还敢如此趾高气扬!

    “箫郡王,本将军最后还想要再劝你一句话,”大将军却像是早就已经窥探了箫明宇的内心一般,突然开口道:“年轻人,做什么事情都要切记戒骄戒躁,万事总要给自己留一下后路才是。”

    箫明宇脸色一白,却还是冲吴子光抱拳道:“多谢大将军,本郡王受教了!”

    等到箫明宇出了将军府,管家才又转身回到内院,却看到大将军依旧负手立于庭院正中,不免轻步上前道:“将军。”

    大将军缓缓低头,“箫明宇走了?”

    管家道:“走了”既而沉吟道:“只是将军,您觉得那箫明宇他此番前来说了这么多之后,回去之后,他真的能够把这件事情给放下吗?”

    大将军轻声一笑,“他放不下又能如何?”

    管家迟疑道:“难道将军就不怕他会一意孤行,到时候在半途之中对皇上下手?”

    “哼,他若真敢那么做的话,本将军倒是佩服他了,只可惜就算是他有那个心,只怕箫相也不会任由他随心所欲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如果,他真的和箫丞相对着干呢?”管家突然又问了这么一句。

    大将军却突然冲他笑了起来,“若真是那样的话,到时你不如就好好配合他一下便是,只不过到时候,你也要多长个心眼儿才是,总之要记得,螳螂捕蝉黄雀在后……本将军的话,你可明白了?”

    管家低头沉思了片刻,眼前突然一亮,“属下明白了!”

    大将军笑着抬头望向天际,“你来看看,这紫薇宫中的帝星……此番东去,只怕就是他此生最大的劫难了,箫明宇说的好啊,倘若我们不抓住这个机会的话,若真等到他羽翼丰满之际,到时再想动手,只怕一切就已经迟了。”

    管家点头,“大将军说的不错,看来这个箫明宇果然比箫丞相要精明的多呢。”

    大将军冷冷一笑,“他就是再精明又能如何?如此沉不住气的年轻人,到头来自己到底是怎么死的,只怕都不知道。只不过话又说回来了,这之前本将军还觉得,这箫明宇的确是比李子恒难缠多了,可是如今再看,果然还是他们老李家要更胜一筹呢!”

    “大将军此言又是何解?”管家不解。

    封一品的诰命夫人,又怎么能够与母仪天下的绝代风华相比较?

    更可笑的是,那个与她称义金兰的闺中姐妹,最终却代替她嫁入那金碧辉煌的皇宫,占据了她梦寐以求的位置。可是到头来,占尽皇帝各种荣宠的那个女人,却告诉她,在她的心里始终爱着的,不过是另外一个人。

    这所有的一切,都足以成为紫晴公主疯狂成性的理由。

    于是就在那一年,也就是在李子恒出生的那一日,她趁着入宫探望当时已经是皇后的箫碧缘时,告诉了皇上一个秘密。

    于是从此以后,那个本被皇上寄予了所有厚爱的孩子,便从此成了东洛帝君心头的一根毒剌。

    ..
Back to Top